你多久沒上美術館了阿?
老實說在台北會去的也只有北美館而已
除非有特別的展覽才會到故宮跟當代去 <汗>
到東京除了逛街 逛美術館是種最好的休閒活動
日本的美術館動輒台幣3.4百塊的門票 雖然付錢的時候
血一直不停的從皮包裡面流出來
高品質的展覽環境跟沒有小學生在裡面叫囂的空間
最後參觀出來還是會覺得物超所值
因為線在真是人生中最沒有目標的時間
所以就來個一次大整理把上大學以來參觀過的 美術館整理一下
今天先介紹 直島的 地中美術館
從京都出發換了3次火車 跟一次船
終於到達號稱現在最新世界建築聖地的直島
島上算是一個大型的藝術村 不過更精準的説可以改名成為安藤島
因為幾乎所有的案子都是被安藤忠雄所包下來
所以如果對於安藤很感冒的人千萬不要浪費時間跟金錢到這各島上
<不過對建築師抱有偏見有時候是很危險的事情>
雖然島上有很多的案子 最後我只看了兩各案子一個地中美術館跟角屋
地中美術館顧名思義就是幾乎把所有的建築物量體埋在地下
<這是建築系學生大家最喜愛的手法之一>
接下來就把時間交給圖片來做說明比較清楚一點 <
一下巴士看到的美術館
因為看到後面的樹林成蔭已為美術館是埋在整各山裡面 馬上興奮了起來
沒想到居然只是個售票亭 加上等公車的休息空間
加上進入美術館還要跟太陽搏鬥走大約500公尺的路
門票又貴到一種極限 馬上開始失落
這就是再六月最熱的一天 往美術館路上照的
前面是一對情侶 旁邊有座一個類似莫內畫的蓮花池
重點是真的很熱
終於到了 不過還要再走200公尺左右 從一個縫走進去
雖然他的大賣點是在表面做出最少的東西
在地下的美術館延伸出許多有趣的空間跟時間感
不過可能是剛蓋好表面一眼就可以看出下挖的界線在哪邊
因為都是被太陽照的垂頭喪氣地一層薄薄草皮
進美術館通往地下的通道 逼著你只能看天空
不過可能是中午12點多到 顧不得建築馬上往地下衝

整各空間都是在地下交錯編織出來的
主要是由三位藝術家的作品所組成
WALTER DE MARIA、JAMES TURRELL跟 CLAUDE MONE
收藏莫內的畫室真的是看到會手心冒汗 空間感一流
整個空間都是超越你的尺度感興建的 不過在整個都是清水混泥土的空間
真的會讓你壓力有點大
又開始虎頭蛇尾了 對於建築而言我覺得是各有趣的地下美術館
好像就是少了第一次看到安藤作品的那種感動 呼吸真的會停止的那樣子
不過覺得安藤有句話我覺得是沒錯的
"旅行造就了人,也造就了建築家!"
雖然不是很想成為一個建築家 不過是人真的都需要旅行

1 comment:
發現好像沒有有介紹到哪
感覺有點想變專業的新聞網站
不過好像大失敗
所以下次不能在這麼做做了
Post a Comment